close
          ~六祖壇經白話淺釋〔第七機緣品之1〕~ 機緣品第七 什麼叫「機」呢?即所教化的一切眾生,什麼叫「緣」呢?即是有緣的眾生,堪來接受教化,所以才叫做機緣。 師自黃梅得法。回至韶州曹侯村。人無知者。有儒士劉志略。禮遇甚厚。志略有姑為尼。名無盡藏。常誦大涅槃經。師暫聽即知妙義。遂為解說。尼乃執卷問字。 師曰。字即不識。義即請問。 尼曰。字尚不讖。焉能會義。 師曰。諸佛妙理非關文字。 尼驚異之。遍告里中耆德云。此是有道之士。宜請供養。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。及居民競來瞻禮。時寶林古寺。自隋末兵火已廢。遂於故基重建梵宇。延師居之。俄成寶坊。 六祖大師從五祖弘忍大師得以心印心法門後,回到廣東韶關曲江縣的曹侯村——即南華寺鄉下。沒有人知道他是傳承五祖衣缽的人。當時有一儒士——即讀書人,曾做大官後退休的學者,名叫劉志略,他很喜歡研究佛法,他對六祖大師特別地恭敬護持。志略他有一姑姑出家做比丘尼,叫無盡藏——意謂沒有窮盡的寶藏。她常念誦大涅槃經。六祖大師一聽涅槃經,就知其最妙的道理,隨著就為這位比丘尼解說經文。這比丘尼拿著經卷問六祖大師某字怎麼讀,大概她也沒識得多少字,但她的修行也是不可思議。她亦是行持日中一食,常坐不臥(因當時道信大師提倡人人坐單)。她家裡非常富裕,但她也持銀錢戒,非常認真,一天到晚就是念經和研究佛法,總也不懈怠。故到現在這位比丘尼還是真身——肉身不壞,臨終也是端坐往生的。往生幾年後,她的身體沒有臭也沒有爛,就因她用功修行沒有淫慾心,所以肉身變成金剛不壞之身,到現在無盡藏比丘尼還供在曲江某一廟上。廟名我忘了,但我見過她的肉身,非常莊嚴。六祖大師在南華寺時,這比丘尼很護持,各處去為六祖作宣傳說:六祖惠能是五祖弘忍真正衣缽傳人。你們要知道,好花一定要有綠葉陪襯,才顯出這花的美麗。六祖大師雖是位祖師,如果沒有人來護持他,一定會被神秀和當時的外道殺了。但因六祖大師的弟子和護法居士擁護他,所以才沒有遇難。 還有六祖大師不能自己為自己宣傳說:「你們知道嗎?我就是第六代的祖師,你們現在應該認識我。」他不會這樣說的。再者印宗法師在光孝寺知道他是五祖傳人,當時又有荊州通應律師帶著他的學人數百,來跟六祖學佛法。這幾百人每人都各有同參道友和親友,皆通知他們來親近六祖大師。所以當時法會盛極一時,每天午齋時大概有一千五百人至二千人。 無盡藏比丘尼拿著經卷問六祖大師,某字怎麼念。六祖大師說:「字我不認識,但經的大意倒可解說。」 無盡藏比丘尼說:「連字都不認識,那經的大意你怎會懂?」 大師答:「諸佛心法的妙理——即以心印心頓教的法門, 花蓮民宿與文字沒有什麼關係,因為這是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不立文字的頓教法門,所以識字與否是不要緊的。」〞  這位比丘尼聽六祖大師這樣一講,很驚訝,覺得此事很不平凡。所以她就遍告曹侯村有道德名望的長者說:「這位法師雖不識字,但他是位開悟有道的人,你們大家應發心來供養!」 於是魏武帝(曹操)的玄孫曹叔良,及當地的居民,都爭先恐後來瞻仰禮拜六祖大師。當時寶林山南華寺,因為隋末戰火連天,故被兵火燒成一廢墟。大家發心捐金、銀來重建佛寺,延請六袒大師住持,沒有多久這個地方就成為一所大叢林。 師住九月餘日。又為惡黨尋逐。師乃遯於前山。被其縱火焚草木。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。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。因名避難石。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。遂行隱於二邑焉。 你們想想,在當時黃梅有幾百人出去追趕六祖大師,追到大庾嶺。黃梅到大庾嶺要跑兩個多月的路。若不是存心將六祖殺了,追一兩天追不上就會回去的。但這幾百人都不回去,可見當時他們對衣缽特別重視,都想搶著作祖師。現六祖在此地住了九個多月,道場也建成了,又被那些惡徒尋逐,六祖大師聽說惡徒來了,因他有神通,故在他們未到之前就隱藏到前山,然而神秀這批惡徒又縱火撓山,你想若他們來眾不多,那廟裡有一兩千人,怎會讓他們燒山呢?幸虧大師把身硬擠人石頭裡,幸免於難。現那塊石頭還有大師結跏趺坐的痕跡,及所穿衣服的摺紋。大概六祖大師太用力,故石頭都印有細紋。這個地方我也到過,亦坐了一個時侯,但我可不是避難而是在那裡試一試而已。坐在裡邊,外邊人是看不見的。所以這個窟窿就叫避難石。六祖回憶起五祖囑咐的「逢懷則止,遇會則藏」的話,於是六祖大師又隱藏了一個時期,到新州懷會去避難。 僧法海。韶州曲江人也。初參祖師。 問曰。即心即佛願垂指諭。 師曰。前念不生即心。後念不滅即佛。成一切相即心。離一切相即佛。吾若具說。窮劫不盡。 聽吾偈曰。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僧人法海,就是記載六祖壇經的法師,故機緣品以他為首。法海禪師我不敢說他是好第一,但當時他必定以為自己是六祖大師的大弟子,故把自己寫在頭一個。 僧法海,是韶州曲江人,最初他來禮拜六祖大師問曰:什麼叫即心即佛呢?這道理我不明白,請祖師您開示我。 六祖大師說:前邊的念不要生,這就是心。後邊的念不要滅,這就是佛。不生不滅這就是即心即佛了。怎麼會成就一切的相呢?這是心裡成就的,你能成一切相又離一切相,這就 酒店打工是佛。我若詳細解說,幾個大劫也說不完。且聽我為你說一偈頌: 即心叫慧,即佛叫定,這也叫做定慧,即心即佛也就是即定即慧,定慧和心佛是平等平等的。心也就是佛,佛也就是心,定也就是慧,慧也就是定,定慧也就是心佛,心佛也就是定慧。這都是一體的,在你的意念裡要有清淨心。你若明白這頓教法門,非離開心而有佛,非離開佛而有心;也不是離開定而有慧,也不是離開慧而有定。既定既慧,即心即佛。為何你不明白?就因你多生多劫習性障住。妙用本來是不生不滅的,所以修心就是修佛,修佛就是修心,修定就是修慧,修慧就是修定,這才是正法。 法海言下大悟。 以偈讚曰。 即心元是佛 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  雙修離諸物 法海禪師在六祖大師開示下豁然大悟,所以也用偈頌來讚歎說: 原來這個心也就是佛啊!不明白時有兩個,有心有佛,但本來只有一個的,不明白時就愈弄愈錯。我現明白定慧的因緣了,即是修這兩種法門,要離一切相。 僧法達。洪州人。七歲出家。常誦法華經。來禮祖師。頭不至地。 祖訶曰。禮不投地。何如不禮。汝心中必有一物。蘊習何事耶。 曰。念法華經巳及三千部。 師曰。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。則與吾偕行。汝今負此事業。都不知過。 聽吾偈曰。 禮本折慢幢 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  亡功福無比 僧法達,洪州人,七歲出家。(法海和法達均得六祖法要。)他常念誦妙法蓮華經,來頂禮六祖大師,但叩頭時,頭不觸地。六祖大師就訶斥他:「你有心頂禮就該行五體投地禮,若所行非禮,就不如不要頂禮。你心裡一定有障礙物作梗。你平時儘學些什麼?」其實六祖大師早就知道他是貢高心在作怪。 法達答曰:「我平時念法華經已念了三千多部。」念一遍即是一部,從第一卷念到第七卷終了,這叫一遍。念法華經念得快的話,一天只可念一部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可念三百六十五部,十年才能念三千多部。他大概念了十年了。 六祖大師說:「你若念至一萬部,領悟經文中的義理,而不以為有功,不會說自己功勞很大,你能如此就可以來跟我學佛法。」 不是個個可以跟祖師學佛法,你有所障礙、有所執著,就不要你。好像來這裡學法的人,若不守規矩,我是不歡迎的。我歡迎依教奉行,依照佛法修行的人。 六祖又接著說:「你以為你念法華經念多了,有所功德。你自己卻不知你有貢高我慢心,你聽我說首偈頌: 頂禮是為除貢高我慢幢的,你的頭為何不叩到地上?你有了我相,說我念法華經三千多部,功德比誰都大,說我念經功德已超過祖師啦!你因有我相,就有我慢的罪生出。 代償你若不存有功德的心,有則如無,念三千部就如你沒念時一樣,那你的福德就會無量無邊了。」 師又曰。汝名什麼。 曰。法達。 師曰。汝名法達。何曾達法。復說偈曰。 汝今名法達 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 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  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接著,大師又問:「你叫什麼名字?」回答說:「我的名字叫法達。」六祖大師說:「你這名字很不錯,法達,法通達,但你達個什麼法?你說啊!」這時法達變成法不達了,張口結舌,也不知如何是好。接著六祖對他說一首偈頌: 你名字叫法達,你很用功,真不錯,不懶惰,一天到晚念法華經。但你只是空誦而未得到利益,天天只是依文誦念,不明瞭經中的道理。若你能誦法華經而明白其義理,能明心見性,這才叫做菩薩。你和我非常有緣,你從洪州這麼遠而來,這也不容易,所以我現在對你講一講。你要生出一種信心,信佛什麼也沒說,你若有信心念法華經,不只是口念而已,那麼妙法蓮華會從你的口生出來。故念經不是空誦循聲,而是要真正明白妙法蓮華徑的道理才可以。 六祖大師教法達說:「但信佛無言,蓮華從口發。」你們各位認為如何?佛是有言?無言? 佛說法四十九年,談經三百餘會,臨入涅槃時一切弟子就問:「世尊,您說這麼多經典,怎麼辦呢?」佛說:「我一個字也沒有說。」你說佛是不是打妄語?不錯!經是佛說的,為何佛又說一個字也沒有說呢?且六祖大師教人:但信佛無言,你若有這信心,蓮華就從口生出來。 這個信心是不容易生出來,我告訴你們怎樣但信佛無言。因佛所說的經典、 道理,都是在眾生心裡頭的。你也會說,他也會說,人人本具足這種智慧。佛所說的經典,是為眾生而說,是由眾生心裡流露出來的。所以佛說而未說,這是教你不要有所執著。你若有所執著,就變成法執,所以佛教人沒有執箸,不要執著法,也不要執著空。最不容易就在這一點,最容易也在這一點。看你會不會,會了,佛就沒有說;不會,那麼佛說得太多了。懂嗎? 佛既一句話也沒說,為什麼我們一天到晚要說這麼多話?講了又講,說了又說,這又有什麼意思?所以我們大家不要講話好些,以後外邊有客人來,只要一個人陪著回答,不要大家七嘴八舌。否則外人會說:你們學什麼佛法?佛都不講話,你們卻說這麼多。唉!學佛法愈學愈不懂佛法。還有,當我們做功課,若有外面客人來,也不能停止,因為功課要緊,所以要少講話多做功課。以後我也要少講話,只有在講經說法和有重要事情時才講,為你們作一個好榜樣。什麼是講經的時候?隨時隨地說法都是講經,也都是沒有講經——說而未說。 東森房屋你說,那麼,我也可以說而未說。答:你是學而未學,你還沒學好呢!學好後再說吧! 達聞偈悔謝曰。而今而後。當謙恭一切。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。心常有疑,和尚智慧廣大。願略說經中義理。 師曰。法達。法即甚達。汝心不達。經本無疑。汝心自疑。汝念此經。以何為宗。 達曰。學人根性闇鈍。從來但依文誦念。豈知宗趣。 法達聽此偈後,就懺悔謝罪說:「從今以後,我應當謙恭一切。過去弟子讀誦妙法蓮華經,惜未明瞭經中的義理,故心中常有懷疑。大和尚您的智慧廣大,請為我略說經中的道理。」 六祖大師說:「你的名字叫法達,法本來是很通達的,可惜你的心迷昧而不通達。︿在經上本來沒有可懷疑的地方,而是你的心自己起懷疑。你念妙法蓮華經,知道其宗趣是什麼嗎?」 法達答:「學人根性愚鈍,只按照經文誦念而已,那能知道經的宗趣呢?」 師曰。吾不識文字。汝試取經誦一遍。吾當為汝解說。 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。師曰止。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。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。何者因緣。經云。諸佛世尊。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。一大事者。佛之知見也。 六祖大師說:「我對文字不認識,你拿來一卷法華經讀誦一遍,我可為你解說。」法達當時就高聲朗誦法華經,誦至第三譬喻品時,六祖大師就要他停止,並開示說:「此經是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,為其宗旨。縱然說再多的譬喻,也沒有超過這個道理。是什麼因緣呢?在法華經上說:『所有佛世尊,只以一種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上。什麼叫一大事呢?就是佛的知見。』」 世人外迷著相。內遂著空。若能於相離相。於空離空。即是內外不迷。若悟此法一念心開。是為開佛知見。 佛猶覺也。分為四門。開覺知見。示覺知見。悟覺知見。入覺知見。若聞開示便能悟入。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。 世間人在外邊著到相上,內裡又著到空上。假設能在相上就離開相,在空上就離開空,這就是不著於空,不落於有之意。也就是內外不迷,不迷就是不會執著,不執著就沒有迷了。你若是能明白這種妙法,那在一念之間心就開朗、開悟了。這個名為「開佛知見」o 佛就是覺,它分有四門,就是開啟你覺的知見,指示你覺的知見,要你契悟自己覺的知見,又要你入你自己覺的知見。 若你聽聞經的道理,而悟入明白,這就是覺的知見,也就是本有真如自性現出來了。 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。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。我輩無分。若作此解。乃是謗經毀佛也。彼既是佛。已具知見。何用更開。汝今當信佛知見者。只汝自心。更無別佛。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。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。種種苦口勸令寢息。莫向外求與佛無二。故云。開佛知 關鍵字排名見。 你切記不要誤解經的意思。若見其他人都如此說:開示悟入,是佛的知見,與我們沒有關係。你若有這樣的見解,這是毀謗經典,毀謗佛法。為何說他謗佛呢?因釋迦牟尼佛既已成佛,已具佛的知見,怎麼還要更開佛的知見呢?所以你應該深深地相信所謂佛的知見,就是你心裡的知見。開佛知見,就是你的心本來是佛,要你開你本來佛的知見,因為沒有其他的佛。 一切眾生皆把自己的光明遮蓋住,就因有個貪心、愛心。貪就有貪塵,愛就有愛塵,貪是貪得不清淨,愛是愛得不清淨,向外攀緣!你向外攀緣,就有內擾,若沒有外緣,就沒有內擾,沒有內擾,你就清淨了。外邊不單是攀緣,而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;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這六根、六塵種種的緣。因你向外攀緣,裡邊不安靜,就造反了。這令自己心裡不安樂,生出來種種麻煩。你的心就為形所役,心本來是主人翁,但現在成為身體的奴隸了。因如此,故其他的佛、世尊很辛苦地從定中起來,用種種善巧方便法,苦口婆心,勸令眾生要停止攀緣,杜絕妄想,不要向外馳求,能如此就和佛沒有差別,所以說是開佛知見。 吾亦勸一切人。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。世人心邪。愚迷造罪。口善心惡。貪瞋嫉妒。諂佞我慢侵人害物。自開眾生知見。若能正心常生智慧。觀照自心止惡行善。是自開佛之知見。 我也常勸一切的眾生,在他們心裡邊,要常開佛的知見。世人心裡因有一種邪知和愚癡迷惑的心,所以就造種種的罪業。雖口說得好,而心卻很壞,所謂「佛口蛇心」,口像佛那麼慈悲,而心卻像毒蛇那麼毒。最壞的就是貪、瞋、嫉妒、諂媚、佞(即不正直)、貢高我慢、侵損於人,傷害一切眾生,自己開惡業眾生的知見。假設能迴光返照自正其心,自性常生智慧,觀察照了自心,能諸惡不作,眾善奉行,這就是自開佛的知見。 汝須念念開佛知見。勿開眾生知見。開佛知見即是出世。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。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。何異犛牛愛尾。 達曰。若然者。但得解義。不勞誦經耶。 師曰。經有何過。豈障汝念。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。口誦心行。即是轉經。口誦心不行。即是被經轉。 聽吾偈曰。 心迷法華轉 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  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 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  長御白牛車 六祖大師又開示說:「你在念念中要存正念,存善心,不要有貪、瞋、嫉妒障礙、諂曲種種不直的心。這就是開佛的知見,不要開眾生的知見。佛的知見,就是出世法;開眾生的知見,就是世間法。假設你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念法華經,而執著法華經以為功課,那和犛牛愛惜牠的尾巳有何兩樣?」 法達答說:「若是如此,那只要明白經的意思,就不必誦經了 酒店工作嗎?」 六祖大師解釋說:經有什麼過錯,它怎會障礙你念經呢?要知迷癡和覺悟在你自己,若迷了你念也沒有功,若悟了念就有益處,這與經有什麼關係呢?若你能口誦法華經,心行法華經,這就是轉法輪。若單口誦經而心不照經的義理去修行,這就是被經轉了。你再聽聽我給你說的偈頌: 你心若不明白,迷惑了,就被法華轉,轉得你愈念愈不明白。你心若悟,就可將法華妙義轉動了。你誦法華經有十多年的功夫,但不明白其義,就好比和經的義理成了冤家對頭。沒有妄念就是正念,但一有邪念,有貢高我慢,以為我念經就有功德,那就成邪了。應該不管它有,也不管它無,念就如沒念,不要執著。 你既然說:念如不念,那不念就如念啦? 答:那是不可以的,為什麼呢?因你根本沒有念,不懂經的道理,怎麼就「如念了」呢?所謂念如不念,就是念而未念,無念而念,就是沒有執著之意。 總之,也不管它有,也不管它無,都不計較,這就是自己常常坐在大白牛車上。這就像駕馭本淨無漏相應,體具萬德,煩惱不染的大白牛車一樣。 達聞偈。不覺悲泣。言下大悟。而言師曰。法達從昔已來。實未曾轉法華。乃被法華轉。再啟曰。經云。諸大聲聞乃至菩薩。皆盡思共度量。不能測佛智。今令凡夫但悟自心。便名佛之知見。自非上根未免疑謗。又經說三車。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軍。如何區別。願和尚再垂開示。 法達聽完六祖大師這段偈頌之後,不知不覺就涕淚悲泣。各位想想他為何要哭?以前他不明白也沒哭,現在明白了為何又哭起來呢? 法達哭並非是受委屈而哭,也並不是受任何人欺負、壓迫。他這個哭,是因感激得喜極而泣,所以說「不覺」,不知道就哭起來了。就因他想以前那麼愚癡,費了那麼多功來念法華經,一點益處都沒有,現經六祖大師的講解就明白了,所以感激得哭起來。好像有些朋友親戚、家人相離日久,忽然見面,本來是很高興,但忽然就哭起來,這就是同一個道理。 法達因為大悟所以哭起來,他稟告六祖大師說:「法達我從前到現在,實未曾轉法華經啊!我是被法華經所轉。」又再啟白說:「在妙法蓮華經上有一段說:假使滿世間,皆如舍利弗,盡思共度量,不能測佛智。所有佛的大弟子聲聞、羅漢乃至於大菩薩,若盡他們的思惟來度量猜測,也不能測知佛的智慧。那麼,現大師令普通凡夫但悟自心,就是佛的知見。如果不是有上智善根的人,就免不了令他生出毀謗心來。再者經上說有三車—羊車、鹿車和大白牛車,這有什麼分別呢?請老和尚發慈悲心開示我。」 師曰。經意分明。汝自迷背。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。患在度量也。饒伊盡思共推。轉加懸遠。佛本為凡夫說。不為佛說此理。若不肯信者。從他退席。殊不知。坐卻白牛車。更於門外覓三車。況經文明 房屋貸款向汝道。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。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。是法皆為一佛乘故。汝何不省。三車是假。為昔時故。一乘是實。為今時故。只教汝去假歸實。歸實之後實亦無名。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。由汝受用。更不作父想。亦不作子想。亦無用想。是名持法華經。從劫至劫手不釋卷。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。 六祖大師說:經的意思說得很明白,不過你自己愚癡違背經的義理。所說的三乘人就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他們不能領悟佛的說法,其毛病就在度量上,若沒有度量的心他就會明白經的義理了。任憑他們共同思想推測,反而愈追求相離愈遠。因佛所說的經典是為凡夫說的,而不是為佛說的,所以你應該知道這個道理。若你不肯信佛經是為凡夫所說,而非為佛說,那就隨他不聽經,退席走了。 法華經譬喻品上所說的白牛車,是眾寶莊嚴的寶車。該牛車行甚速,舒適平穩,人不知自己已經坐在白牛車上,反向外尋找羊鹿牛三車,這就是世人的不智!經文已明明白白向你說了,只有一佛乘——大白牛車,更沒有其他的乘。或者說二乘——聲聞、緣覺,或者說三乘——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或者無數的乘——這是方便法,種種的因緣、譬喻和言詞而已。所有佛法都是為這一佛乘說的,你為何不明白這三車是假設的呢?聲聞、緣覺、菩薩這三乘的緣法,是為以前說。一乘佛乘(大白牛車),才是為現在所說的實法!法華經的道理,是教所有人去除三乘的權教而歸於真實,但歸於真實之後,這個實法也沒有一個名,實法也應不存在了。因此,你應知道所有的佛法,皆屬於你本有之家財本地風光,不由外得,隨你怎麼用都可以的。你不需要想:這是我父親給我的財寶;也不需想:我是兒子,應承受父親的家業。根本不用去想,就是受用即可,這就叫持法華經。能如此,就是從第一大劫至最後一個大劫,手不釋卷,從早到晚,沒有一刻不是在誦法華經。 達蒙啟發。踊躍歡喜。 以偈讚曰。 經誦三千部 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 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 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  元是法中王 師曰。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。達從此領玄旨。亦不輟誦經。 法達蒙六祖大師啟迪之後,非常歡喜踴躍,即用偈語稱讚說:我念妙法蓮華經已三千部,而曹溪一句話也沒有講。我還未明瞭出世的宗旨,怎能休歇多生多劫的狂心野性呢?羊車鹿車牛車這都是權法,初善中善後善都是稱揚法的一種方法。初善即是最初所講的小乘法,中善即是講中乘,後善即是講大乘——即喻聲聞、緣覺、菩薩這三乘。誰也沒想到,誰都不知道,在這三界火宅內,就可修行成佛作大法王! 六祖大師知法達已經明白了,就說:「你從今後才配稱為念法華經的和尚,以前你根本不會念。」法達從此就領悟六祖大師玄妙的宗旨 租房子,現他雖明白法華經,但仍不停止誦法華經。而不是說:「我是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,我已經明白就算了。」他還是照樣誦經。往往有些人對這個地方不清楚,說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,那你是否可吃而不吃,不吃而吃呢?也不可在偷東西時說:偷而未偷,未偷而偷。也不可在殺生時說:殺而未殺,未殺而殺。所謂明白了就是不執著,而非空談口頭禪。若已達到程度就能念經而不執著念經,不能像法達以前認為念法華經三千部,功德大到高過一切,故不向人叩頭。他見六祖時頭不至地,已算是最恭敬的表現了。若是對普通人,不要說叩頭,連問訊他都不打的,他就是這麼貢高我慢。這就像有錢人見到窮人睬都不睬,他不向下看只往上看,目空一切。法達見到六祖,知他是傳五祖衣缽,故不得不叩一個頭,但心裡一定想:「我念這麼多部法華經總比你這祖師還高還大。」他只是勉強地叩頭,而六祖一看就知他貢高心在作怪。 僧智通。壽州安豐人。初看楞伽經。約千餘遍。而不會三身四智。禮師求解其義。 師曰。三身者。清淨法身汝之性也。圓滿報身汝之智也。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。若離本性別說三身。即名有身無智。若悟三身無有自性。即名四智菩提。 聽吾偈曰。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  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 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  終曰說菩提 僧智通,壽州安豐人,他看楞伽經有一千多遍,還不能領會三身四智,於是來禮請大師,懇求解釋真義。大師就開示說:三身就是法身、報身、化身。這清淨法身就是你的本性,圓滿報身就是你的智慧,千百億化身就是你的本行。如果離開本性而說三身,這就是有身而沒有智慧。你若悟得三身沒有自性,就能擁有四智菩提。現聽我偈言: 當你了解三身是自性本具,你就明白四智。它並沒有離開聽和視的緣,而能直超佛法界,但你必須拿出信心來聽,那就不會再迷惑而像一般世俗人終日「菩提!菩提!菩提!」而不實際去了解實行菩提。不要儘學口頭禪,而要真正明白三身那才對的。 六祖大師又說:你既了解三身,就應同時明白四智。若你嘗試離開三身而解釋四智,縱使你明白四智的名相,也得不到真實的體用,就算有了智慧也就等於沒有智慧一樣,徒勞無益。 通再啟曰。四智之義可得聞乎。 師曰。既會三身便明四智。何更問耶。若離三身別談四智。此名有智無身。即此有智還成無智。 復說偈曰。 大圓鏡智性清淨 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 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 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  繁興永處那伽定 佛有四智即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。什麼叫大圓鏡智呢?它是由第八識所轉的,所謂轉識成智。你不會用時就是識,當你返本還原即轉第八識而成大圓鏡智, 帛琉故其本性清淨沒有染污,故說「大圓鏡智性清淨」。 平等性智是由第七識所轉的。在你未明白之時就叫第七識,一開悟後就叫平等性智。第七識又叫末那耶識,又叫傳送識,它由第七識傳給第八識,故叫傳送識。而第八識又叫含藏識,梵語叫阿賴耶識,所作善惡的種子,都藏在第八識裡,故種善因就結善果,種惡因就結惡果,所以叫八識田。此識好像一塊田,你種什麼它就生什麼。「平等性智心無病」,平等即諸佛和眾生的心是平等的,無病就是沒有障礙、嫉妒、貪瞋癡。你若能沒有障礙、嫉妒、貪瞋癡就能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。 「妙觀察智見非功」,妙觀察智就是第六意識所轉的,第六意識它什麼都分別,分別善惡是非男女,所以它看起來好像很聰明,實嘹上已變成意識。若轉識成智,成妙觀察智——它見一切境界不用分別就能知遣。妙觀察和分別心是不同的,所以證果阿羅漢要作意觀察,作意就是從靜裡觀察,而能知道八萬大劫內的事,就是用這妙觀察智而能知道,但他若不作意觀察,還是用意識,即一般人所具有的。 「成所作智同圓鏡」,成所作智,是由前五識,即眼耳鼻舌身所成的,就好像一個圓鏡一樣。 「五八六七果因轉」,五就是前五識,八就是第八識,五八就在果上轉大圓鏡智和成所作智,六七就在因中先轉,即第六識、第七識。 「但用名言無實性」,雖然說是在因上轉,果上轉,實際是沒有什麼實性的,只不過是一些名詞而已。 「若於轉處不留情」,假設你在轉的地方不停止,不用凡夫的心情來測度這種情形。 「繁興永處那伽定」,「繁」當多字講,「興」當興起講,即很多時候都在那伽定中——那伽定就是龍的定。龍為何能大能小?就是由定中化出的變化,所以龍叫神龍,因牠能變化無窮。就像序言所說六祖大師用缽來降伏龍,相信此龍有很大的脾氣和無明。牠想:你說我不敢到你缽裡?我就要試試看,於是就跳到缽裡,但跳進去後沒有法子跳出來了。該龍聽六祖大師說法後,就往生去了。雖此龍常在定中,但未破無明,所以還會發脾氣,要顯顯神通。若牠有定力,即使聽六祖說你不能化小身之語,也不會被動搖的。 那伽定就是不可思議的定。龍是如何成的?就是牠以前在因地中學佛法非常精進,但不守戒律。牠想:一般人要守戒律,但我可以不守,所謂「乘急戒緩」,於是就變成龍了。 原註如上,轉識為智也。教中云,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。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。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。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。雖六七因中轉,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,而不轉其體也。按以上六十七字,考大藏經刻本,及明刻本,均作小字。惟近刻本誤作大字,與壇經原文相混。非是。故仍作小字而冠原註二字以別之。 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酒店經紀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msv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